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啤酒行業面臨的問題》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疫情的反復 2022東北市場啤酒行業怎么樣
滯銷。由于疫情的反復發生,2022年東北啤酒行業沒有一個穩定的銷售量和生產率,導致工廠都處于停滯狀態,路邊攤啤酒消費直線下降,一直處于滯銷的狀況。
酒類行業現狀如何?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酒類流通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釀酒企業數量
2014-2018年我國規模以上釀酒企業呈現出波動平緩下滑的趨勢。截至2019年10月,全國規模以上釀酒企業大幅下滑,其數量為2126家,較2018年末下滑16.50%。
酒類產量規模
2014-2018年,我國釀酒行業產量呈現出波動下滑的趨勢。2018年1-12月,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5631.93萬千升,同比增長1.17%。其中飲料酒產量4985.30萬千升,同比增長0.90%;發酵酒精產量646.63萬千升,同比增長3.24%。
2019年1-10月,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產量達到635.1萬千升,同比增長1.4%;啤酒企業累計產量達到3343.1萬千升,同比增長1.0%;葡萄酒企業累計產量達到34.7萬千升,同比下降10.1%。
酒類消費額
2014-2018年我國釀酒行業銷售收入呈現先逐年上升再逐年下降的趨勢,2016年我國釀酒行業銷售收入為9780.6億元,較上期增長6.3%,為歷年最高值;隨后我國釀酒行業營業呈現出下滑趨勢,2018年其銷售額為8122.7億元,較上年下降12.09%;2019年1-10月釀酒行業實現營業收入681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7%。
國產啤酒發力海外市場 主動迎接需求變化的“風口”
【環球網綜合報道】啤酒展區,在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八大展區占據一席之地,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九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上,國產啤酒的表現格外亮眼。回顧2018 年,在釀酒行業呈現繼續復蘇的態勢下,啤酒市場呈現出市場容量頂部徘徊、市場結構深度變革的現象。
2018 年,我國啤酒消費量為3855.78萬kL,盡管近年來,啤酒消費 量在逐漸下降,但品質在提升。這一降一升反映出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明顯,未來消費升級所帶來的消費結構轉型仍將持續,引導啤酒市場結構和產品結構轉變速度加快,未來中國啤酒市場發展空間較大。
國產啤酒受海外消費者青睞
受行業調整結束的影響,從2017年開始,中國啤酒迎來了市場復蘇。一方面國內啤酒市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中國啤酒走出國門的節奏也在日漸加快,國產啤酒逐漸受到海外消費者的喜愛。
以韓國市場為例。據韓國《亞洲日報》6月20日報道,韓國連鎖便利店CU對最近5年來各國啤酒銷售情況分析顯示,在韓國市場,中國啤酒人氣大增,市場份額由2014年的4.9%增至2019年5月的10.2%。近年來,韓國對中國啤酒的進口量逐年遞增。據韓國關稅廳數據,2010年進口中國啤酒數量為4836噸,2017年增加至3.6億噸,6年間激增7倍以上,進口金額達到2639.4萬美元。
據悉,目前青島啤酒已進入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珠江啤酒方面也表示,目前珠江啤酒的十幾種產品已經出口到了40多個國家,涵蓋了東南亞、歐洲、北美、非洲等市場。在拓展之初,珠江啤酒將市場定位于當地的華人群體,通過華人將產品滲透到當地,逐漸落地開花。
國產啤酒在國外市場的銷售增長,也讓啤酒企業看到了海外市場的發展契機,不少酒企開始加大海外市場布局,并在產品研發、品牌營銷等方面下工夫。
個性化需求推動消費升級
隨著消費升級和我國消費者群體構成、消費口味、觀念的變化,我國啤酒市場消費結構也隨之改變,低端啤酒產品的市場份額在逐年下降,而中高端啤酒的市場份額則在快速增長。
進入消費者主權時代,消費者更加傾向于追求個性化產品,消費者對個性化啤酒產品的需求繼續加大。同時,消費者對個性化產品的追求與 健康 、環保、便捷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并且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消費訴求也有著較大差別。啤酒市場的消費特征、消費水平、消費訴求都發生了變化,從單純的追求數量向介入場景過渡,“悅己型”體驗式消費盛行。社交分享型逐步減少,而個人享受型則越來越多。淡爽型啤酒產品消費量繼續下降,適合于個人享受型的濃醇型啤酒產品顯然更具說服力。
總體而言,消費升級所帶來的消費結構轉型仍將持續,引導啤酒市場結構和產品結構轉變速度加快。隨著啤酒優勢文化逐步建立、 普及和完善,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啤酒的信心會緩慢認知、更新和樹立。
“斷臂求生”謀發展
在經歷了始于2014年的全行業下滑,啤酒企業紛紛從昔日的跑馬圈地轉為“斷臂求生”,推出關廠、壓縮低端產能等措施。
根據上市公司年報,2018年,重慶啤酒關廠計劃已經基本完成;華潤啤酒關廠13家,預計2019年內基本調整完畢;青島啤酒2018關廠2家,計劃5年內關廠10家。關廠壓縮低端產能,涉及到資產減值和人員重新安置費用,可能導致財務報表短期難看,但從長遠看,為啤酒行業 健康 發展打下基礎。
從1990年代至今,國產啤酒先后經歷了產能為王、渠道為王的階段。從2014年起,全行業掀起去產能、調結構、增利潤調整。未來,打造品牌,提升產品結構、增加噸酒利潤,將成為國產啤酒能否獲得重生的關鍵。
國產啤酒升級換代,國際品牌也虎視眈眈。2018財年,百威英博在華收入增長了8.3%,其中高端化推動了每百公升收入增長5.6%。目前百威高端化陣營中的百威啤酒、時代啤酒和科羅娜啤酒,占百威收入的20%以上。
除開產品升級,如何打造品牌也成為國產啤酒重生必經之路。繼北京2008年奧運會后,青島啤酒再度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贊助商;珠江啤酒通過打造珠江啤酒博物館、文化藝術創意區、珠江精釀啤酒體驗中心等平臺,引領消費者對珠江啤酒實現品牌和文化認知。國產啤酒在品牌謀篇布局,站位更高,內容也更為豐富。
主動出擊迎接需求變化
近年來,各大啤酒集團針對市場變化,實施了不同程度的產能調整和升級。尤其是 2018 年國內啤酒業加快了結構性的調整,低端啤酒持續下滑,個性化、多元化、中高端產品銷量不斷上升。啤酒行業大眾化產品下滑,高端尚未成熟,正處于青黃不接的節點,許多酒企進行著行業結構性調整,主動開發市場新增量。
中國啤酒低價走量的時代已經過去,消費端升級不斷倒逼產業端升級與創新,啤酒行業的競爭將逐漸遠離單純以價格為主線的競爭,未來啤酒市場的競爭要點演變為產能優化、產品創新、品牌運作、營銷整合、組織體系、價值鏈重構等全方位的較量。
目前國內啤酒市場仍以餐飲等即飲市場為主導,未來產業企業將不斷推進產品、品牌、市場的結構調整,構建在線上、線下融合的營銷格局,滿足多品種、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的市場需求,由此也將帶來一場深刻的渠道變革。市場化程度高的快消品行業具有三個基本特點:便利性、視覺化、品牌忠誠度不高,作為快消品的啤酒也不例外,消費主力群體的互聯網化,渠道為王的營銷策略逐漸被削弱。酒企不斷加快產品結構調整頻率,推陳出新,引領消費趨勢。
當前,中國啤酒還缺乏自有、穩固的文化基礎,未來將更需要以“需求”為導向,以文化為媒,不斷創新,開展互動性、參與性與持續性極強的系列文化營銷活動,以品質的積累逐漸形成被消費者認同的中國啤酒文化。總而言之,啤酒行業由規模增長階段到效益增長階段的順利過渡,未來誰能在思維、理念、技術、運作模式等方面有更快、更好的調整、突破,誰就能占得先機。
2021年青島啤酒發展前景
今天我們來好好聊下國內食品飲料行業中細分行業,啤酒行業的領路人--青島啤酒。在說青島啤酒之前,以下是食品飲料行業龍頭股名單,想要獲取請點擊:寶藏資料:食品飲料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青島啤酒在是國內啤酒行業的領頭羊,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啤酒制造、銷售以及與之相關的業務。主要產品有碳酸飲料(汽水),啤酒(熟啤酒、生啤酒、特種啤酒)等。
簡單講了下青島啤酒的公司情況后,我們來看下青島啤酒公司有哪些閃光點,我們投資有哪些好處?
亮點一:在發展布局、營銷渠道、品牌戰略等方面的優勢突出
公司立足于消費者多層次的需求,始終堅定不移地推進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施行,充分施展青島啤酒的品牌和品質優勢,多措并舉積極開拓國內外產品市場,同時積極開源節流,降本增效,不斷更新費用精細化管理體系,無論是促銷費用有效性,還是營銷效率都提升了,最終使利潤逆勢增長。
另外,公司推進線上消費渠道德發展,然后使線上銷售跟線下配送完美接軌,不僅如此,還準備了產品大酬賓活動,建立和完善“電商+門店+廠家直銷”的立體銷售平臺,實現了全新的營銷渠道。公司還繼續深化實施品牌戰略,同時,公司也在推進創新驅動和產品結構優化的升級通過沉浸式全方位品牌推廣模式持續提升品牌影響力,以更高的品質、更時尚、精美的包裝以及更具國際化、互動性的品牌傳播,成功實現品類升級。
亮點二:數字化生產、智能制造以及升級改造助力公司的騰飛
公司加快數字化生產轉型和智能制造以及工業互聯網推進的步伐,加速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打造規模化、智能化生產基地中的集成應用,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并帶動上下游企業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啟動實施了青島啤酒智慧產業示范園擴建項目以及青島啤酒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等改擴建項目,公司的高端產品供應能力也有所提高,在促進企業發展同時也轉型升級。
篇幅不允許過長,還有更多跟青島啤酒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有關的,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戳下方鏈接看一看吧:【深度研報】青島啤酒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在全球啤酒生產及消費市場里,中國啤酒市場的規模最大,在多年持續發展的帶領下,啤酒行業總量總體來說已經是企穩態勢,行業大型企業促進了產能優化整合步伐加快,公司一直在不斷的推進規模化生產,提高公司的整體運營效率,市場集中度始終在上升,市場競爭格局已經逐漸穩定。中國的經濟會不斷發展,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也會進一步提高,啤酒消費市場還是挺有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的,通過進一步的產能優化、產品結構提升以及價格調整,在整體消費和利潤水平上仍會擁有極其可觀的提升空間。青島啤酒身為行業的領頭羊,行業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它們也會優先地享受到。
根據上述分析,我認為青島啤酒,它身為啤酒行業的翹楚,在整個行業準備向另一個方向改革的時候,就有希望可以快速發展了。但是,文章相對落后于事實,想知道青島啤酒未來行情的朋友,就點擊這個鏈接吧,專業的投資顧問會幫你進行診股,看下青島啤酒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青島啤酒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準,請點擊查看
啤酒行業如何改革才能順應高端化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1-2月,中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累計產量504.7萬千升,同比增長61%。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1-2月,中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產量315.9萬千升。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中國各行各業都開始恢復正常,中國啤酒行業也開始復蘇。
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啤酒行業的商業模式也有所改變,渠道改革成為行業高端化的重要推動力。
目前來看,啤酒廠商的渠道升級主要呈現出兩大趨勢:經銷商賦能及線上線下協同發展。
高端化趨勢下,經銷商地位越發重要
高端產品集中于現飲渠道,升級趨勢更加明確。按照銷售終端的不同,啤酒渠道主要分為現飲和非現飲兩類,2019 年我國啤酒現飲/非現飲渠道銷量占比 51.4%/48.6%,2020 年現飲渠道受疫情影響占比有所下降,預計現飲/非現飲占比為 48.6%/51.4%。
現飲渠道多銷售中高端產品,具備較高的門檻和溢價水平,而非現飲渠道主要銷售中低端產品。因此,啤酒行業高端化的結構升級將主要集中于現飲渠道。
賦能經銷商,做大高端市場。由于餐飲、夜場等銷售終端議價能力較強,且較長的結賬周期對經銷商的資金周轉能力提出了挑戰,經銷商資源稟賦及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尤為凸顯。
高端渠道之下,廠商與經銷商之間的關系由松散的利益關系轉變為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在此基礎上,廠商需要更多地賦能經銷商,給予經銷商相應的培訓和支持,并制定嚴格的考核計劃,引導經銷商配合企業的高端產品戰略,攜手共拓高端市場。
線上協同線下,電商助力發展
電商推動產品高端化,品牌形象有望提升。隨著啤酒渠道從傳統的餐飲、零售向更多元化的場景發展,電商也逐漸成為渠道改革的一大熱點。
盡管由于啤酒產品對新鮮度有著較高的要求,且啤酒在中國的主要飲用場景為在外聚餐,啤酒行業的線上渠道發展較為緩慢,但電商渠道依然可以作為對其他渠道的補充。
此外,電商也是各大啤酒廠商的產品展示平臺,線上渠道主要推廣中高端產品,有利于公司推動產品高端化,提升品牌形象。
百威、青島、華潤領銜線上發展。根據2019 年阿里線上渠道銷量數據來看,百威、青島、華潤在線上渠道的發展領先其他同業公司,市占率分別達到 32.9%(其中哈啤 13.81%,百威 13.67%,科羅娜 5.42%)、14.76%、8.53%。
百威英博:經過細致的市場調研后,百威在2014 年切入中國電商市場,與天貓達成深度合作,開設線上啤酒旗艦店。
2015 年,百威成立電商事業部,專門開拓線上市場。百威線上旗艦店主攻高端產品,并通過天貓全球酒水節、天貓超級品牌日等新零售手段,不斷重塑品牌形象、優化客戶體驗、增強客戶粘性。
青島啤酒:青島啤酒構建并不斷拓展“互聯網+”渠道體系,通過搭建電商渠道專業組織,不斷放大“官方旗艦店+官方商城+網上零售商+分銷專營店”的立體化電子商務渠道領先優勢,并積極與第三方平臺展開合作,多渠道滿足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和消費體驗。
華潤啤酒:2018 年 7 月,華潤雪花啤酒與京東正式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開展電商新營銷。
本次全方位深度合作主要包括四方面:
1)持續打造用戶的極致體驗。
2)全方位提升華潤雪花品牌形象。
3)助力新產品的開發和營銷。
4)做好市場開拓與布局。
天眼查APP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近430萬家電商相關企業,廣東省以近84萬家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全國首位,浙江省和福建省數量次之,均擁有超過50萬家相關企業。
截至2020年10月19日,我國去年已新增超過120萬家電商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
其中,前三季度新增超過111萬家電商相關企業,較2019年同比增長65.98%。第三季度新增近50萬家相關企業,環比增長16.77%。
全國市場群雄割據,龍頭企業各顯神通
行業格局呈寡頭壟斷,五大廠商各踞數城。2010-2019年,我國啤酒行業CR5由60.4%提升到 73.5%,但相比美國在 1990 年就達到的 90%的 CR5 水平,中國啤酒市場集中度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具體來看,市占率排名前五的啤酒廠商所占據的優勢地區各有不同,華潤、青島、百威三家基本實現了全國化布局,其中:華潤對應貴州、四川、安徽等地區,青島對應陜西、山東等地區,百威對應江西、湖北、福建等地區;
燕京、嘉士伯的區域化屬性更加明顯,其中:燕京對應廣西、北京等地區,嘉士伯對應新疆、寧夏、重慶等地區。
華潤+喜力:渠道賦能品牌,劍指高端市場
華潤攜手喜力,成就天作之合。早在1983 年,喜力就進入了中國市場,但喜力口感偏濃厚,難以得到慣飲清淡型啤酒的中國消費者的認同,且喜力自建銷售渠道的效果并不理想,導致其在中國發展較為緩慢,被百威后來居上。
2018 年華潤啤酒與喜力集團達成長期戰略合作關系,二者將在渠道端和品牌端進行強勢互補,攜手共拓中國啤酒高端市場。
搭乘華潤渠道快車,喜力有望實現全國化發展。華潤已基本形成全國化布局,貴州、四川、安徽、遼寧都是其基地市場,市占率超過60%,在江蘇、吉林、黑龍江等地的市占率也超過 40%。
未來喜力將借助華潤的市場優勢,搭建高端銷售體系,實現全國化鋪市和銷售;而華潤則可以借助喜力既有的品牌影響力和中高端渠道運營經驗,大舉開拓國內高端啤酒市場。
加強終端掌控,二次改革顯決心。華潤的第一次渠道改造發生在2002 年,雪花啤酒在啤酒業傳統的“廠商——批發商——二級批發商——終端”經銷模式之外,開始了以服務終端為核心的深度分銷模式,即華潤直接進行終端渠道維護,以增強對渠道的把控力。
2018 年 6 月,華潤雪花宣布啟動全國渠道二次改造,其核心理念 CDDS模型包括渠道的建設和管理模型,由渠道模式、分銷管理模式、經銷商經營模式和業務員工作模式構成。CDDS 模式能夠進一步加強公司對終端的掌控力,在終端建立強壁壘。
青島:渠道模式靈活,適配不同市場
加強終端掌控,鞏固市場地位。作為國內啤酒行業巨頭之一,青島啤酒不斷深化市場銷售網絡,加強對終端客戶的維護和掌控能力,鞏固和提高在基地市場的優勢地位和新興市場的占有率。
目前青島啤酒在陜西、山東、上海、山西、海南等地的市占率達到了50%以上,在河北、甘肅、廣東等地也占據了較高的市場份額;
根據渠道調研數據,公司在餐飲/夜場/流通/KA 渠道占比分別為 50%/10%/30%/10%。
青島啤酒采取獨特的“大客戶+微觀運營”渠道模式。大客戶模式是指通過選擇、培養經銷商,提升其營銷能力,使其成長為一個特定區域內的大客戶,從而支撐公司業務成長。
微觀運營模式是指借助區域平臺,通過對基層業務團隊進行嚴格的定格、目標、行為、追溯和績效管理,不斷強化青島啤酒業務團隊的執行力和對終端場所的掌控能力,最終實現價值鏈整體盈利能力和市場占有率的快速提升。
渠道運作因地制宜,廠家經銷商分工協作。青島啤酒會根據區域市占率、經銷商能力等在不同地區選擇不同的運作模式。
在市占率10%以下的市場選用“密集型模式”,在市占率 10%-50%的市場選用“混合型模式”,在市占率 50%以上的市場則選用“獨家型模式”。
因地制宜的渠道運作模式能夠更好地適配不同市場的需求,最大化公司渠道效益。
百威:高端運營自成一檔,渠道管理獨具匠心
公司足跡遍布全球,盡顯霸主本色。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廠商,旗下擁有超過500 個啤酒品牌,銷售覆蓋全球 150 多個國家。
2019 年,百威英博全球銷量達561 億升,銷售收入達 523 億美元,其中北美/中美洲/南美/歐洲中東及非洲/亞太地區銷量占比分別為 19.3%/23.9%/25%/15.3%/16.6%。
百年酒企進軍中國,戰略布局彰顯實力。1995 年,百威通過收購湖北地區酒廠正式進軍中國市場,此后多年不斷收購中國本土啤酒廠,為日后的戰略布局打下基礎。
2011 年,百威英博在中國啟動核心城市戰略,在六大核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香港、成都)依托大商制度買斷夜場、餐飲等銷售終端,迅速搶占高端市場。
根據 Global Data 的數據,2018 年百威在中國高端及超高端啤酒市場中占比高達46.6%,而當前百威亞太中國區餐飲+夜場渠道占比合計達 55%,足見其在高端化運營方面的實力。
專注發展高端市場,渠道運營經驗豐富。百威自進入中國起便著力于高端市場的開發拓展,多年來在高端渠道的建設和管理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
從渠道建設角度來看,百威有一套完整的渠道建設模型,通常先通過全面覆蓋KA 渠道快速打入空白市場,隨后逐步布局夜場、餐飲等高端渠道,打造高端化基礎,最后實現產品和渠道的全方面覆蓋,形成基地市場優勢。
從渠道管理角度來看,百威創立了高端公司模式(HEC),專門服務品類框架中的高端及精釀啤酒品牌,為其配備專業的高端及超高端核心經銷商和渠道資源。
嘉士伯+重慶:組織重塑提效率,渠道改革助發展
重大重組引資源整合,渠道升級有望加速。嘉士伯最早于1978 年進入中國市場,1981-2005 年間通過密集收購逐步占據寧夏、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市場,成為西部地區絕對龍頭。根據公司年報,2019 年嘉士伯在中國西部地區市占率達到 63%。
重慶啤酒的優勢市場則在重慶、四川和湖南,2019 年公司在三地的營收占比分別為72%/20%/7%。
此次資產重組完成后,嘉士伯和重慶啤酒將整合現有渠道資源,進一步推動渠道建設與升級。
“大客戶制”賦能經銷商,數字化升級助力發展。嘉士伯在西部基地市場積極推動品牌升級,實現高端化發展,在東部沿海地區則實行大城市戰略,通過大客戶制給予經銷商足夠的話語權,最大限度發揮渠道的主觀能動性,快速拓展市場。
截至2019H1,公司大城市戰略已覆蓋 36 個城市,在中國區業務中占比達 20%。
此外,數字化轉型是公司“揚帆 22”戰略的一大核心,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對渠道的數字化升級,通過后臺對銷售、經銷商等的行為分析,制定地區策略及 KPI,進一步賦能經銷商發展。
天風證券表示,啤酒行業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關注行業環比改善機會。啤酒四季度催化較少,但明年的布局機會已經逐步顯現,建議絕對收益資金開始重點關注。
預計啤酒行業將加大中高端啤酒的推廣力度,不斷升級品類,加速全行業的產品結構升級。
川財證券表示,目前,國內消費場景逐漸恢復,啤酒動銷環比持續改善,拉動對啤酒廠商的需求。
行業生產經營持續向好,市場集中度提高疊加消費升級,啤酒行業高端化穩步推進,頭部酒企有望持續受益,呈現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
注:本文內容主要摘自東北證券,中外行業研究整理推送
關于《啤酒行業面臨的問題》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